时间:2023-05-28 07:53:19 | 浏览:85
#2月财经新势力#
作者:墨鸣,编辑:小市妹
上周,“卤味连锁”三巨头之一的周黑鸭以一则盈警公告激起了市场对卤味连锁行业的关注。
2月13日,周黑鸭披露称,其2022年的净利润预计少于20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4%,收入则预计下降20%。若以其2021年28.7亿元的总收入估算,周黑鸭2022年的收入约降至23亿元,为上市以来第二差的水平,仅次于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中旬,便有媒体报道称周黑鸭2023年的利润指引仅1.5-2亿元,相比2021年几乎腰斩。市场也提前对周黑鸭重估。1月11日周黑鸭股价便大跌超20%。
有趣的是,周黑鸭方面在随后的澄清回应中也并没有强硬的否认。
而是承认面临盈利能力的各种挑战和不利因素,并称将努力实现2亿元或以上的年度利润目标,还强调了这是一个目标而非预测。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周黑鸭则归因于疫情影响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而此前,休闲卤味另外两家巨头绝味食品、煌上煌也相继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净利润均出现断崖式下跌。
其中,绝味食品2022年净利润预计为2.2-2.6亿元,同比下降超70%;煌上煌预计去年盈利3000-4000万元,同比下滑超60%。上述两家公司给出的解释,同样也都提到了疫情影响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因素。
但这还是难以解释周黑鸭超过90%利润下滑,大幅超过了竞争对手,周黑鸭的利润究竟去哪了?
有分析称,周黑鸭的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不断涨价导致需求减少。但这种猜测从数据层面上来看,有些站不住脚。数据显示,周黑鸭的客单价早于2018年便在63.66元见顶,此后2021年的客单价已经下调到了57.8元。但这也未得到客户的正面反馈,营收不增反降。
从整个卤味连锁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周黑鸭的问题核心仍在于其“自营和加盟”战略上的摇摆,而疫情冲击作为外部因素则放大了这一战略的确定,并加速了行业的洗牌。
长期以来周黑鸭都以“高端自营”为其核心战略,这便导致公司在规模上难以和绝味的等竞争对手相提并论。截至2022年6月30日,周黑鸭、煌上煌、绝味食品国内门店分别为3160家、4024家、14921家。绝味食品门店数量尚遥遥领先。
巨大的门店优势则给绝味带来了多种好处,一是卤味作为生鲜食品对库存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数量庞大的门店终端,使得卤味企业能够更快速的消化减少日常损耗。二是,庞大的门店规模需求同样巨大,这样让卤味企业能在采购端有着更大的成本议价优势。
而周黑鸭则长期笃信其“自营门店为主”的优势,使其并未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虽然据中金的研究,周黑鸭走高端路线在经营效率上确实领先同行,无论从单店收入、还是坪效等核心经营指标上都高于竞争对手。
但奈何绝味、煌上煌等竞争对手以量取胜,最终在营收规模上对周黑鸭形成优势。而这种规模优势在疫情三年里则更加凸显了在战略调整和抗风险能力上的进退自如。
2020年初,疫情自武汉开始爆发,重仓湖北的周黑鸭直接关店1000多家,而绝味、煌上煌却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加盟在全国分散扩张。此后三年疫情反复,周黑鸭重点布局的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也收到重创,而绝味等竞争对手的加盟商则多分布于靠近居民区的大街小巷。
而另一方面,周黑鸭“自营为主”与绝味“加盟为主”的模式争论也一直是行业内部的路线之争。在疫情之前,周黑鸭能凭借自营门店的优势,获得更高的效率和利润率来弥补规模上的差距。
但疫情来袭之后,绝味可以依靠加盟模式向加盟商转移风险,周黑鸭以自营为主的模式则注定了公司需要更多的承担疫情所带来的收入下滑和租金的刚性指出,这一进一出周黑鸭“自营模式”的缺点显露无疑。
也正是从2020年起,周黑鸭开启战略转向,自营门店缩减,加盟店大幅扩张。这也标志着加盟模式在卤味连锁这条赛道上的优势地位被一致认可。回顾2022年,在年初及年尾两轮疫情反复影响下,如果周黑鸭没有加盟商的分担,而是依旧保持全自营的发展模式,可能就不是利润下滑,更大概率可能会形成亏损。
好在,如今随着防疫放开,卤味连锁行业已经进入了修复阶段。根据广发证券的研究,在去年低基数效应下,2023年卤味行业有望迎来增长,且逆势扩张开店的龙头有望享受更大的收入弹性。
另据CBNData发布的《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卤味行业发展势头仍然良好,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3%。
就在去年年底,绝味食品在广西南宁的新工厂已率先开工,卤味行业的扩张大战仍在继续,周黑鸭“自营+加盟”的双轮模式能否在行业复苏的环境下迎来转机,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结果。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休闲食品是武汉的特色产业之一,良品铺子、周黑鸭都是从武汉走向全国的上市企业。一年前,武汉封城之时,为配合防控,周黑鸭全国约千家门店暂停营业,华中生产中心受影响。为补足缺口,周黑鸭调动华北及华南生产中心的产能,进行运营调配。而良品铺子则紧急决
你有多久没有买过鸭脖了?近几年这鸭脖是越来越贵了,买几根鸭脖一小盒菜动辄就是上百元,这不就是鸭脖刺客吗?然而卖得越贵,反而越不赚钱了,本期危机博士和大家聊聊 “鸭脖界”的商业大战和“一代鸭王”绝味鸭脖的兴衰大起底!一根小小的鸭脖,两三厘米一
司马迁曾说过:“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意思便是一个国家的君王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走过了只求温饱的年代,开始更在在意口感,美味鸭脖的兴起更是引起群众的哗然,而鸭脖行业也是角逐激烈,由戴文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1月30日讯(记者 李丹昱)门店越开越多,盈利水平却出现断崖式下滑,让绝味食品、周黑鸭等卤味巨头们的前景蒙尘。1月29日晚间,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68亿元,上年同
记者 | 吴容编辑 | 牙韩翔3月30日晚间,周黑鸭发布2021年财报,报告期内营收约人民币28.7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1.6%;净利润不低于3.42亿元,同比增长126.4%。对于利润增长,周黑鸭在财报中肯定了门店拓展带来的收入贡献
在我们老家,很多人家里都养了鸭子,每到逢年过节时总会宰上几只作为盘中餐。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每次吃鸭子时鸭脖都是扔掉的,第一是觉得鸭脖子上没肉,第二是觉得鸭脖子不干净,因为听很多人说鸭脖子上淋巴很多,吃多了不好,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对
来源:北京商报4月21日晚,随着绝味食品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休闲卤味行业连锁品牌三巨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2019年财报均已出炉。虽然在营收上,绝味食品再次摘得“头牌”,但在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方面,三家却各有千秋。业内人士认为,
本文转自全食在线前段时间,卤味三巨头都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周黑鸭声称预计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20%左右,净利润则是预计不少于0.2亿元,与2021年净利润3.42亿元相比,下滑超过94%。而绝味和煌上煌也没好到哪里去。绝味业绩预告显示,预
#2月财经新势力#作者:墨鸣,编辑:小市妹上周,“卤味连锁”三巨头之一的周黑鸭以一则盈警公告激起了市场对卤味连锁行业的关注。2月13日,周黑鸭披露称,其2022年的净利润预计少于20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4%,收入则预计下降20%。若以其
文丨BT财经 庆 秋周黑鸭正走在业绩爆雷的边缘。近日,“周黑鸭业绩大降”的话题直冲微博热搜第二,网友纷纷在话题下留言称:“自作自受”、“太贵了”、“不想再被‘鸭脖刺客’伤害了!”这是因为此前周黑鸭在港交所发布盈利警告称,净利润跌幅将超过90
大家好,我是水皮,欢迎各位来到ESG会客厅,我们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爱马仕鸭脖”是怎么把自己给撑死的。说起鸭脖,你最先想到的是哪家的鸭脖呢?在中国的卤味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的鸭货品牌有上海的久久丫,江西的煌上煌,湖南的绝味鸭脖和湖北的周黑鸭。
文 | 华商韬略 木木 一年时间周黑鸭股价跌去44.06%,市场纷纷猜测昔日的卤味大王要不行了? 但这对年赚4亿的夫妻或许早已留好后路,不仅在上市前改了国籍,还将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注册在全球知名的避税天堂——开曼群岛。 周黑鸭
随着周黑鸭业绩预告披露,卤味三巨头2022年的业绩全部大幅下滑。卤味市场不行了?继绝味、煌上煌后,卤味三巨头中的周黑鸭业绩预告也正式出炉。2月13日晚间,周黑鸭发布盈利警告,预期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42
早前#鸭脖为何卖不动了#登上热搜网友纷纷表示“现在的卤味卖得太贵了”“动不动就是大几十块钱一斤,吃不起”话题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近日卤味巨头绝味食品正式发布去年财报包括周黑鸭、煌上煌在内的卤味三巨头去年净利润均大幅下滑一起来看看↓↓
2月14日,周黑鸭发布盈利警告。公告显示,周黑鸭预期报告期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3.42亿元;报告期间总收入预计同比下降20%左右,而2021年同期总收入为28.7亿元。 有关上述数据下降的原因,周黑鸭表示,主要